|
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陈文卓4月18日,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(临滕项目)崮山隧道左洞、柿树湾隧道右洞顺利贯通,标志着项目向着建成通车再次迈出坚实一步。临沂至滕州公路项目全长140.8公里,投资概算286亿元,是我省“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”高速公路规划布局中的“连六”路段,对完善省内高速路网规划、发挥路网整体效益、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、促进鲁南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、服务沂蒙革命老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临滕项目共设7座隧道,其中崮山隧道、柿树湾隧道位于临沂市费县低山丘陵带,长度分别为907.5米、475.5米,均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中隧道。隧道洞口山体地势陡峭、埋深浅,安全风险高、施工难度大。本次隧道顺利贯通,不但极大鼓舞了建设士气与信心,而且打通了项目运输、施工的大动脉,为项目进一步扩大大干局面提供了强劲助力。隧道的顺利贯通,离不开全体参建人员的精心组织谋划。一是深入论证施工方案,组织施工方案专家评审5次,优化工序6项,使方案的合理性、安全性、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,从源头保证施工质量、安全水平。二是加大现场管控力度,爆破等关键工序必须专业监理工程师、生产经理、劳务班组长三方旁站,每2-3小时左右开展一轮现场检查,确保严格按方案施工;同时引入湿喷机械臂、整体式二衬模筑台车等先进设备,提升施工质效。三是充分借助“外脑”力量,将研讨会开在现场,邀请院士团队深入一线指导项目建设,采用围岩状况精准判别、支护结构变形实时监测、爆破参数自动优化等提升质量、安全管理水平,以科技赋能工程建设。开工以来,临滕项目锚定“品质、安全、智慧、低碳”建设目标,坚持创新驱动与目标导向,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。质量管理方面,四方联合考查建立22种关键原材合格供应商库,同时采用料仓AB库、原材运输轨迹核验系统、不合格样品提示柜、原材供应商“黑名单”等措施,持续加强原材管控。安全管理方面,推行“清单销号式”管理模式,通过梳理1993条现场安全隐患,归纳形成6个方面的常见重复性隐患“销号清单”用于指导排查治理;同时采用AI智慧识别系统、临时用电云巡查系统等信息化技术,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能。科研创新方面,开展隧道智能安全建造、“光伏+”绿色新能源融合应用等5项课题研究,积极探索工程建设智慧化、低碳化转型;推广双护筒工艺、排式振捣架、T梁移动台座、T梁一键开合模板、智能配电箱等“四新”应用,实现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,助力项目建设提质降本增效。今年春节复工以来,临滕公司积极响应“春季百日大干”号召,紧抓征地拆迁、工程建设两条主线,用时60天打开100公里工作面,锚定8座特大桥、4处枢纽互通、剩余5座隧道全力攻坚;现场投入劳务人员5576人、设备1384台(套),平均日产值达2400余万元,全面掀起大干快上新热潮。下一步,临滕公司将继续以“春季百日大干”为抓手,发扬“严真细实快”工作作风,带动全体参建单位牢牢把握住春季施工窗口,锚定控制性工程倒排工期、统筹谋划,继续加大生产要素投入,实现项目建设效率再提速、实体质量再提升、安全水平再提高,坚决按时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和整体通车任务,争树品质工程新标杆,为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 |
|